三国最牛钉子户:刘备请不动,张飞不敢惹,诸葛亮都自愧不如
话说天下大乱那会儿,是个英雄都能出来遛两圈,可怎么选队伍,比娶媳妇还难。曹操、刘备、孙权这三家大公司,天天搞招聘,谋士武将的简历收得手软。
可偏偏就有这么个怪人,所有人都上赶着往刘备那儿挤,他倒好,扭头就奔了曹操。等曹操在赤壁栽了跟头,他宁可跑路到天涯海角,也不愿跟刘备说半句软话。这个人,叫刘巴,字子初。
刘巴的家底,那叫一个厚。荆州零陵的大户人家,祖上当过太守,他爹刘祥也是一方豪强。按理说,这种出身,妥妥的人生赢家剧本。可东汉末年,什么剧本都可能被撕得粉碎。
他爹刘祥的死,说起来就挺窝囊。当时孙坚北上,路过南阳,管刘祥要粮草。刘祥不给,孙坚这暴脾气一上来,二话不说就把人给办了。家道中落,刘巴一夜之间从公子哥变成了逃犯。
这还不算完,当地人把对刘祥的怨气,全撒在了刘巴身上。这时候,荆州牧刘表跑来当好人,说是要救他,实际上是想把他捏在手里当筹码。十八岁的刘巴,把这套路看得一清二楚,梗着脖子说:“你就是杀了我,我也不会领你这个情。”
刘表一看,嘿,这小子骨头还挺硬,讹诈不成,只好放人。
刘巴的名声就这么传开了,都说他是个有才的硬骨头。刘表三番五次请他出山,给他“茂才”的荣誉称号,想让他当个官。刘巴呢,理都不理,次次婉拒。别人是削尖了脑袋往上爬,他倒好,生怕跟权力沾上边。
这种态度,在那个时代简直就是一股清流,或者说,是个异类。
后来刘表病故,曹操大军南下,荆州的士族跟墙头草似的,哗啦啦全倒向了刘备。刘备那时候打着“皇叔”的旗号,仁义之名满天下,是当时知识分子眼里的最佳雇主。
刘巴偏不。他收拾行囊,逆着人流,一路向北,直接投了曹操。曹老板也痛快,当场就给了任命,派他回去招降长沙、零陵、桂阳三郡。
这下可好,刘巴跟他那帮老乡,算是彻底站到了对立面。
命运这东西,就爱开玩笑。刘巴前脚刚帮曹操稳住后方,后脚周瑜一把火就把曹老板的南下大梦烧了个精光。赤壁一战,曹操败退,刘巴回不去了。
按说这时候,投降孙权或者刘备,都是顺理成章的选择。可刘巴的脑回路跟别人不一样,他愣是拖家带口,一路向南,跑到了当时还算蛮荒之地的交趾,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北部。为了躲避追查,他甚至一度改姓为张。这份折腾,就为了不向自己看不上的人低头。
在交趾待了一年多,他又辗转进入益州,投靠了刘璋。刘璋这人,我们都知道,耳朵根子软,没啥主见,但他对刘巴这样的名士还是相当客气的。
没过多久,刘备也把主意打到了益州。刘璋手下的张松、法正都劝他把刘备请进来,共同对抗北边的张鲁。整个益州官场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,唯独刘巴站出来,把桌子拍得邦邦响。
他对刘璋说:“刘备这人,枭雄一个,你把他请进来,等于引狼入室,益州迟早不是你的!”
这话说得够直白了,可惜刘璋听不进去。结果呢?刘备入川,反客为主,刘璋哭都没地方哭去。刘巴一语成谶。
成都城破,刘备拿下益州,全城文武都出门跪迎。刘巴倒好,躲在家里,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摆明了就是不合作。
刘备这人爱才,尤其是爱这种有性格的才子。他下了道死命令:“谁敢动刘巴一根汗毛,我灭他三族!”这话的分量,跟曹操当年对关羽的偏爱有得一拼。
可刘巴就是不上道。刘备亲自派人去请,不去。诸葛亮出马,写信劝他,说:“您老人家再这么犟下去,刘老板的面子往哪搁?天下人会怎么看你?”
磨来磨去,刘巴总算是点了头,出来当了个左将军西曹掾,一个高级助理的职位。
官是当了,可那股子傲气一点没改。有一次,张飞久闻刘巴大名,特地跑到他家拜访,想跟他促膝长谈。那天晚上,张飞就歇在刘巴家里,两人同榻而眠。
结果呢,张飞说了一晚上,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,刘巴愣是一个字都没回。整个屋子,就听见张飞一个人在那儿自说自话,那场面,尴尬得能用脚趾头抠出三室一厅。
张飞是什么人?刘备的结拜兄弟,当世虎将。受了这等冷遇,气得第二天就去找诸葛亮告状。
诸葛亮也头疼,又跑去劝刘巴:“张将军虽然是个粗人,但也是敬重您才华,您好歹给点面子嘛。”
刘巴眼皮都没抬,甩出一句名言:“大丈夫处世,当交四海英雄,怎么能跟一个当兵的说话?”
这话传出去,所有人都炸了。东吴的张昭听说后,都忍不住批评刘巴不懂人情世故。反倒是孙权看得明白,他说:“刘巴要真是随波逐流,那他就不是刘巴了。”
你看,真正懂他的人,反而是他的敌人。
刘备虽然心里不爽,但对刘巴的才华是真没话说,甚至说过“子初之才,吾等不及也,当为天下奇才,非孤莫能用”。意思就是,这么牛的人,只有我配用,别人都不配。
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更高,直接说:“运筹帷幄,吾不如子初。”
这话可不是客气。刘备拿下益州后,府库空空,财政一塌糊涂。刘巴上任后,只用了一个月,就让府库重新充盈起来。他干了什么?主导发行了一种叫“直百钱”的货币。
这种大面额货币,说白了就是一次货币改革,迅速回笼了市面上的金属货币,解了刘备的燃眉之急。虽然这招在后世看来有通货膨胀的风险,但在当时,确实是盘活蜀汉财政的一剂猛药。
除此之外,蜀汉建国之初的各种法律条文、官方文书,几乎都出自刘巴之手。他用法度和制度,为这个草台班子搭起了一个正规王朝的骨架。
可惜,天不假年。刘备称帝的第二年,刘巴就病逝了,年仅三十九岁。
他这一辈子,都在跟世界较劲。他有自己的标准,自己的骄傲,不肯为任何人弯腰。他就像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,可偏偏这块石头里,又蕴藏着绝世的美玉。
要我说,刘巴这种人,在哪个时代都活得拧巴。他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洁癖,看不惯就是看不惯,不想交的朋友,你就是把刀架在他脖子上,他也不屑于说一句话。这种性格,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八面玲珑的权臣,但也正是这种性格,让他成了三国历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符号。他不是不懂人情世故,他只是不屑于去懂。
洪萨配资-股票怎么杠杆-配资公司-十倍杠杆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